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科教融合下的研究生培养“四转化”

学会秘书处 医者仁心 教者恒心 2021-01-06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王兴伟 /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学院教授


当前,我国已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大学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转移和应用等创新核心要素,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要大学提高知识传播与创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才能推进我国科技发展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为此,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与社会需求的能级,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育人观为指导,在培养过程中做好以下四方面转化,才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续航力”。


促进知识体系创新

理论成果向课堂教学内容转化


扎实的学科素养是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基础,宽厚的知识储备是激发创新思想和知识迁移的重要土壤。研究生教育需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本学科内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前沿知识,建立完整、系统、全新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在未来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研究生课堂教学是研究生知识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主要环节,通过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前沿问题的能力。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首先要把好教学关,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掌握前沿的知识动态,确保知识体系的前沿性、系统性、专业性,构建适合研究生自身发展和未来科技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

理论研究是知识创新开发与更新的重要基础,将理论研究成果以研究生教材、课程的形式予以呈现,是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传播的重要途径。只有从理论研究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大的创新与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中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融入到教学教案、教材中,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前沿性,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技术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


培养研究生乐于创新的求知旨趣,建立开创未知世界的知识驱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启发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养成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在其心灵深处激起探寻知识的热情、获得真理的渴求以及对学术的热爱,才能使其具备认真严谨、勇于进取、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研究生实验教学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供独特的创造性环境。

研究生实验教学不仅仅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予以展现,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系统全流程应用于实践的操作实现,促进学生系统应用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技术开发是新的科研成果被应用于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生产、实验过程,其过程系统反映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将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融入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的关键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可以使实验教学更能充分体现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开创性及创新性的特色,促进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塑造与养成。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产品开发成果向案例教学转化


研究生教育在使学生系统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科研方法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的能力。只有培养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才能使其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躬行实践的能力,产生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创性成果。

以案例为基础的案例教学,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完整模拟仿真呈现生产实践流程,使学生将知识系统地应用于实践,实现由理性知识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兼顾,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衔接和过渡。

案例教学以其独特的互动与多元等特征,从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越来越为工程教育领域所运用。产品开发包含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将产品的开发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点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推进产品开发研究成果组成部分向案例教学转化,是实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承担各项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案例,应用于课堂并上升为案例教学,充分吸收学生通过参与调研、资料收集、产品设计、产品研发等过程,结合真实“情境”开展相关教学与研究指导,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做到“做学合一”,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真正在实践应用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创新、创造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价值。


保障研究生教育资源

    学术优势向培养优势转化


大学与研究机构相比,除了科学研究责任外,其更重要的职责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只有将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学术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研究生提供高水平教师、课程以及先进的科研条件等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确保研究生整体培养水平,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人才。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将师资的学术力转化为指导力,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更新指导理念,提高指导能力,不仅在学科专业方面给予高水平的学业指导,而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二是将科研平台的研究力转化为创新力,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优势,将学生纳入教师科研项目活动中,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切实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三是将国内外影响力转化为学生的交流力,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加强互动学习,促进研究借鉴,实现学术力对培养力的转变,做到学术水平与指导水平、教学水平的同步。

目前,人类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以知识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时代,培育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知识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研究生教育只有主动适应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调节机制,加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推动培养体系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通过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为案例教学、学术优势转化为培养优势等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四转化”,把握知识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脉络,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科技创新的“续航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图 / 摄图网


转载请按照此格式注明来源:医者仁心 教者恒心(微信号:yixuejzw)


特别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创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推荐

通知:

通知 | 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国医学“双一流”建设论坛的通知


观点

观点 | 研究生培养如何强化过程管理

观点 | 高耀:全面引导研究生导师自警自律

观点 | 王树国: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

观点 |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德高医精人才

观点 | 切实推进博士生统筹招生、贯通培养

观点 | 博士生培养要着力服务需求和能力养成

观点 | 陈宝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喜欢我们就点分享、赞和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